1997年9月份,微风和煦,天气凉爽,正是广大学子开学的日子。
一个女孩拎着一包行李站在北京大学门前,她抬头仰望着悬挂的牌匾,心中感慨万千。
“我真的做到了。”
她用衣袖擦了擦眼角的泪水,下定决心要搏出自己的一番天地。
女孩叫作张培祥,现在的她还不知道自己的未来是多么辉煌,只是内心装着梦想的种子,想要改变自己的命运。
出类拔萃
北京大学最不缺乏的就是来自全国各地的状元,正因为都是高材生,才会相聚在一所卓越的学府。
张培祥作为北大的学子,她也是省文科状元,以省第五名的成绩进入了北大的法律系。

张培祥头脑卓越,她是天才,天生就应属于这里,在这片自由的天地里翱翔。
她的身上怀揣着一千块钱,一部分是她离家前母亲将粮食都卖了给她凑了点路费和生活费。
还有一部分是村子里的乡亲得知张培祥考上了北大后硬生生塞她手里的,村子里从来都没有读书出去的,张培祥是第一个。
她无言表达自己心中感激之情,一定会好好上学,以后成为一个有出息的人,回报帮助过她的人。
学校得知她家庭状况不是很好,想要给她补助,但张培祥觉得自己有手有脚有脑子,能够解决生活上的困难,不需要学校的资助。
她一方面认真上课,课余的所有时间都用来打工了,一般情况下人很少能同时兼顾那么多事,偏偏张培祥做到了。
她的兼职不仅解决了自己生活上的困顿,甚至还将多余的钱邮给了父母补贴家用。

每当张培祥的妈妈收到女儿从远方寄来的钱都无比难过。
明明女儿还小,应该好好享受生活的,却早就承担了养家的责任,她想告诉女儿可以多为自己考虑的,家里面能过得去。
张培祥在北大的几年时光,每个学期她的成绩总能在群星云集的班中名列前茅,各种奖学金总能凭借努力争取到。
后来她得到了保研的资格,这对于张培祥来说当然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情。
她喜欢上学的时光,喜欢能接触到知识的学校,在这里她感觉自己的人生得到了升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满足感。
2001年本科毕业后,她就继续在北大法学院读研。
除了打工和学习,张培祥还在其他方面卓荦超伦。
尽管她所学的专业是法律,但是她有一颗喜欢文学的心,所以大学的时候她开始了文学创作生涯。

她当时兼职的时候就包括翻译和创作,当时她在北京各个地方寻找写作机会,比如给电视台搞策划,甚至撰写剧本,就这样她在工作中文笔一步步老练起来。
2003年的时候,她协助当时的湖南卫视创建的新的栏目《新青年》策划了三期,还在节目上主持过。
这档节目1999年就存在了,一直到2003年8月份开始转型,是一档以求职、择业为主题的大型娱乐性节目。
招聘问题的设置还有现场的点评,对未来的求职者们都具有极强的服务性和指导性。
这档节目后来反响很大,但是很多人都可能忘了张培祥这个名字。
除了节目策划以外,张培祥在文学上也有所成就。张培祥常年在北大未名BBS上发表自己的创作。
北大未名BBS是北京大学唯一的官方BBS论坛,是学校师生和校友们日常生活中交流的重要信息传播载体和信息服务形式。

她以“flyingflower”(飞花)为笔名,因为是《红楼梦》的骨灰级粉丝,所以除了笔名以红楼为源头,还创作了《大话红楼》风靡校园。
她在网络上写作多年,除了这一本还有许多文集,如《飞花读红笔记》、《红楼十日谈》、《七种乐器》等。
除了写作上的卓越才能,张培祥还翻译了美国全美最受欢迎的励志作家和演说家之一艾伦·科恩所著的《你像你的狗一样快乐吗?》。
以及翻译了美国领导学专家、演说家约翰·麦斯威尔的《所向披靡——打造超级团队17条法则》。
真正让张培祥名声大振的是她2004年发表的文章《卖米》,她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蓝本,创作了令无数人潸然泪下和感触颇深的文字。
但文章出名之时,她已经香消玉殒近一年了。
种种机遇改变了张培祥的人生,她凭借自己的努力改变了家中亲人的生活,看着鲜活靓丽的张培祥,我们很难把她和多年前那个真正在集市上辛苦卖米的女孩联系起来。

艰辛的过往
1979年10月6日湖南省小村筱溪村内一家农户家里传来阵阵啼哭声。
张培祥从此成为这个小家庭的一份子。
父亲叫张元贤,一年到头都在吃药,母亲曾在很小的时候,因为意外患上了小儿麻痹症,一只手几乎瘫痪。
可想而知这样的家庭组合几乎完全丧失了劳动力,原本这个家庭的收入全靠种地卖粮食所得的收入,父亲体弱,母亲偏瘫,整个家庭捉襟见肘。
1984年,家中又有了一个新成员,对于这个家来说简直是雪上加霜。
在张培祥还小的时候,他们家的粮食完全看天,天好收成好,粮食会多一点,卖粮食所得就多;天不好粮食就少一点,卖的钱就少一点,这些钱主要用来买药和日常用品。
张培祥小小的年纪看见了家中的困窘,她年纪很小的时候就心灵通透,懂得主动去干家务,见到爸爸胸闷气短会难过,见到妈妈用一只手搬东西也会心疼。

她在别人上幼儿园开心玩耍的年纪,黄土和田地已经成了她的战场,她已经开始去地里拔草,开始喂鸡喂鸭。
还小的时候就陪着踉跄的母亲去集市上卖粮食,等她十几岁的时候已经开始担着几十斤重的米担去卖。
每次为了照顾母亲的身体,她每次就会故意选择更沉的一担,小小的年纪承受了生命无法承受的重量。
一天,一如既往地,鸡还没叫的时候,还在呼呼睡觉的张培祥被人轻轻摇晃,她还做着美梦呢。
梦中家人们不用为生计整日发愁,他们不再是家徒四壁,有钱给父母看病了,自己可以上学了……
当她清醒后发现不过是一场梦,母女二人用肩膀挑起担子向着集市出发。

这段路疙疙瘩瘩,要是晴天还好就是凹凸的地方比较多,注意着不崴脚就行。
但要是到了下雨天,整条路都泥泞不堪,有时候鞋子陷到里面根本拔不出来,但只能硬着头皮走。
当她们走到街上的时候,大大小小的摊位其实已经不少了,二人蹲在路边看着过往的行人,希望他们能驻足停留。
好不容易来客了,看上了自家的的米,原本要是交易了就有了不少钱。
但是母亲因为不让价和对方发生了争执,客人想要便宜一毛钱,母亲死活不降价,结果客人气冲冲走了,但张培祥的母亲只是遗憾,并非是后悔。
张培祥心中很是酸涩,她深切明白母亲的良苦用心,一斤便宜一毛钱,那这一担子就要损失好多钱,对于他们家来说,一分一毛都要花在刀刃上。
张培祥后来把这种别人无法理解的日常写进了文章中。

家境如此艰难,尤其是弟弟出生后,家人们想让她停止学习,药罐子和一个半瘫的人如何能供得起一个学生。
但张培祥实在是想通过学习改变自己的命运,就苦苦哀求父母:“爸妈,我以后一定会少吃点和多干活,你们让我继续上学好吗?”
但是看见父亲为难的样子,她默默咽下心中的委屈,可能这辈子注定和学习没有缘分了。
天赋与伯乐
张培祥从接触书本的时候,她就明白,自己只有读书能改变现状。
所以她永远是课堂上最专注的那个,在其他学生上课开小差、想着偷跑出去玩的时候,张培祥就安安静静待在座位上,恨不得有两个脑子记住老师讲述的知识。
她只有上课时间是完完全全属于自己的,课堂以外的时光都是在家务和田地里度过。
可是即使她这么努力才只能保证肚子不饿。为了美好的未来她让自己注意力高度集中在学习上。

张培祥是有天赋在身上的,她有着过目不忘的记忆力,可是自己却不清楚自身的实力。
她小学的时候老师就说,每次课本刚到学生手里没多久,无论提问张培祥什么,她都能对答如流。
张培祥喜欢阅读,学校的课本肯定不够她看的,她更没有条件买书,但是她偶然得知自己亲姑父工作的地方是可以往外借书看的。
张培祥从此就驻扎在这里了,因为她看书的速度太快了,引起了姑父的怀疑。
“那么厚一本书,你上午借的,下午就还了,囫囵吞枣你能记住个啥?”
张培祥反驳道:“可是,我真的很认真看完了呀,上面的内容我可都记得呢!”
她姑父不相信,“那我考考你,你给我讲讲这本书的主要故事。”
张培祥在姑父震惊的眼睛中讲完了主要内容,还跟姑父讲了讲读后感。

姑父想不到自己的侄女竟然能有这么优秀的大脑,可是她这么多年在所接受到的教育质量都很一般,甚至大部分时间都不是在学习,而是在地里面干活。
后来姑父得知张培祥的爸爸想让她辍学,而张培祥也答应后,他的心中非常惋惜,侄女这么好的苗子,就是为读书而生的。
姑父跟妻子商量:“老婆咱们家祖祖辈辈都没有读书人,不能让培祥折在半道上啊。”
姑姑也感叹道:“谁说不是呢?但是你看看我哥家的情况,供她读书是不可能的。”
姑父这时对妻子说:“老婆,要不然我们供她继续读书吧,就稍微省吃俭用就行了,我们绝对要供好这个苗子。”
夫妻二人将想法告诉张培祥一家时,张培祥的眼眶中充盈着泪水,她真的没想到自己还有机会读书。
她也知道这次的机会是姑父姑母一家咬牙决定的,自己绝对不能辜负他们一家的期许。

她自那以后,对学习更加认真了,连干活的时候都在背书。
她成功上完了小学,又以第一名的成绩考进了当地的重点学校。
初中的生活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也是玩乐居多,但是张培祥整日里除了学习还是学习,每天畅游在书海里。
她经常在学校附近的书店里窝在角落中学习,但她往往只看不买,久而久之,店家也会心生不满。
张培祥从不在乎,反正那么多书店,每一个都看一遍,她能看好多好多本,又步入了高中。
原以为可以就这样读下去,却没想到父亲和母亲身体欠佳到要做手术的地步,一个是胆结石,一个是乳腺癌。
这对于一个穷困家庭来说无异于是坠入冰窖中。
不仅没钱读书,家中还欠了外债,张培祥选择辍学,想出去打工还账。

没想到她的决定惊动了学校校长罗定中,初中时张培祥成绩优异,让她被所有老师知晓。
校长也不忍心这么好的学生放弃学业,当时张培祥所在的一中离家很远,罗定中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找到了她的家,亲自去家中劝说:“回来上学吧孩子,学校一定会帮你的。”
校长的举动让张培祥倍感暖心,她身上承担着许多人的期许,高中时候丝毫不能懈怠,最终考入了北京大学。
命运弄人
如果说大学之前是深渊,那么步入大学她爬了上去,眼看着就要到顶峰了,命运却开了一个很大的玩笑。
2003年,非典蔓延全国,后来张培祥发现自己的身体也出了问题,身上有着陆陆续续的红点,还经常全身无力和高烧不断。
一开始自己没当回事,后来发现病情不是自己能控制后就前往医院检查,竟然是急性白血病。

她感到晴天霹雳,但是弟弟马上要面临高考,就隐瞒了自己的病情。
住院期间她非常乐观,从5月多检查到8月份开始恶化,她痛苦却仍充满希望,8月27日永远离开了人世。
她的老师和朋友都万分伤心,父母和弟弟更是崩溃。
最终经校方申请,破例将她葬在了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
撒贝宁也前来参加葬礼并致悼词,致辞时想着这为好不容易熬出头又如此轻易消逝的师妹,也忍不住潸然泪下。
她的骨灰一半留在 北京的土地上——她新生的地方,一半被父母带回了醴陵——她的故土。
张培祥的宛如一朵玫瑰,坚韧自强,在泥泞中开出最美的花,也留在了最美好的年华。
编辑 | 张啊张
文 | 王静文
全学科群,学习网课资料添加 微信:a350684171 备注:学习!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mz22.com/95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