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一名来自北京长安街边上六年级的小学生,从今天开始,希望每周都能和大家分享我的成长故事,也希望大家在评论区留言互动。
寒假接近尾声,又到补作业的时候了。年前出去旅行,遇到一位同龄的南方同学,据说寒假作业有厚厚一打,对比之下,顿觉幸运,我的作业只有只有一本一毫米厚的项目学习手册。不过,你们可别小看这小小一本项目学习手册,里面的学问还真不少呢!

这次项目学习的主题是“饺子”,项目手册虽然没几页,内涵却很丰富,和薄皮大馅的饺子还挺像,既有理论,又有实践,还要以多种形式进行表达呢。关于饺子的理论,从民俗到含义再到符号的探寻,不同年级难度各异,如果是一二年的小豆包只需要研究有关饺子的民谣或民间俗语就好,而我这种大龄小学生就比较麻烦了,需要去探究为什么饺子是中国的符号。再说实践,作为一名6年级的学长,不仅要亲手包饺子,和面、擀皮儿也是必修课。最后还要准备三分钟的研究汇报,什么图文、视频,甚至英文汇报也不无可能。

你别看这内容挺有难度,但老师也是下了一番功夫的,报告中给足了引导和提示。先是按照通常项目研究的顺序把研究分为“寻”-“做”-“研”-“创”-“说”五个模块,从寻找饺子相关的知识、做饺子的实践、研究饺子制作的方法、创作独特的饺子到汇报饺子的研究专题,一步步循序渐进,仿佛项目研究之路上的步步阶梯。此外,每个模块下面还有老师的温馨提示和不同年级的具体任务,就像是攀登的路标,指引我们攻克研究之路的重重难点。一座高山固然难爬,但有了这些“阶梯”和“路标”,爬起来就简单多了。

好了,不多说了,我要去开展我的“饺子”研究啦,下周再聊。
全学科群,学习网课资料添加 微信:a350684171 备注:学习!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524609750@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mz22.com/8822.html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mz22.com/88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