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转眼间孩子从一个刚刚入学的“小蜜瓜”成长为一名戴着红领巾的少先队员,有时总觉得站在眼前的还应该是那个小小的、喜欢撒娇的小不点儿,可一瞬间忽又成了一个跟妈妈一样高的大小伙子了。看着孩子一天天长大,真的是无比欣慰,每每回想起他的成长过程心里又是充满感慨!
跟所有的熊孩子一样,儿子每天放学回到家最主要的就是家庭作业了,一开始因为他写作业很慢,明明书上的知识都懂,题也都会做,就是磨磨唧唧不肯好好写。经常为了作业弄得全家鸡飞狗跳。所以我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宝贝,你如果今天早点做完了某某作业或者某件事情,妈妈就奖励你某种东西或者某种礼物”,我一直认为在物质的奖励下,孩子学习或者做事会很有积极性。当然,这种方法在一开始也是很有效果的,作业写得又快又好,于是他得到了很想要的乐高积木;每天把自己的书包收拾的很整齐,奖励了一些想吃的零食玩具等等。
可是没过多久,我发现他的积极性就没有了,因为自己想要的东西差不多都得到了。以前每天写作业之前都要去想:今天该向妈妈要什么奖励,如果没有太想要的玩具或者礼物那么写作业也就没有了动力,然后觉得这样写作业似乎很吃亏,作业写不好成绩也开始下降。于是我开始反思自己是不是用错了方法?对,我是在用物质跟孩子交换作业,把孩子主动学习的本质改变了,当他想要的东西超出了家庭经济支出的承受范围,当物质无法满足孩子时,他的思想也就会发生改变。错的并不是孩子!
必须改!马上改!可是怎么改啊?想了两天还是决定跟孩子沟通一下听听孩子的想法,最终我们一起商量、设计了一个作业时间计划表:从下午5点到晚上9点,一共4个小时,分成3个时间段,每一项作业的时间都让孩子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划分,写完作业之后的时间绝对自由,前提是要保证作业的质量。自由时间包括:玩游戏(仅限益智类适合小学生的游戏)、看电视、看书、拼乐高等等,同时约定:在自由时间不管干啥妈妈都不得干涉,不得额外给孩子增加其他书面作业,让孩子有权利支配自己的时间,但是今天选择的自由项目在两天之内不得重复选择,例如:不能连续两天选择玩游戏。
(至于奖励依然保留了,但是我没跟孩子说,每次在月考、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后根据分数进行小小的奖励,小惊喜。)
计划当天开始实施,而孩子只用了两天就完全喜欢上了这个表格计划,他说:“妈妈,原来我每天还有这么多的时间可以去玩儿,可以自己支配,太棒了!我跟同桌说我可以自己支配自己的时间,她很羡慕我”。渐渐的孩子知道主动学习了,也养成了好的作业习惯,五年来,孩子的成绩也一直很稳定,他把大多数时间都用来看课外书,课外知识的积累超过很多同龄人。作为妈妈,我也减少追剧、刷抖音的时间,抽时间去读孩子的书,跟他讨论贾里和贾梅兄妹的趣事,听孩子神采飞扬的讲述纳尼亚的传奇故事,聊他眼中的梁山好汉,聊我喜欢的基督山伯爵,周末也一起看电影笑得停不下来或者感动到哭……孩子的世界不只有作业还有这么多有趣和美好。
最后我想说:作为妈妈,我的爱与分数无关,却与孩子的人生相联。我希望我的孩子成长过程是快乐和有意义的。现在我跟孩子之间沟通总会站在跟孩子相同的位置上,先听孩子说,孩子才会听我说。成年人的思想和社交方式不适合用在孩子身上,有时候换一种方式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惊喜,而陪伴,则是给孩子最好的爱!
全学科群,学习网课资料添加 微信:a350684171 备注:学习!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mz22.com/86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