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初中就读于旦八中学,从老家到旦八需要走45华里的路程,一路上的坑坑洼洼,到学校已经夜幕降临了。
旦八中学倒也比较宽敞,走进学校大门,最上面是一排坐南朝北的石窑洞,这排窑洞大部分是老师的办公室兼卧室(老师们大部分都住校,和学生们一样一星期回一次家),校门就在这排房子的正中间,往里是东、西四排教室,再往里一排窑洞是男生宿舍,上几级台阶又有一排窑洞是女生宿舍,西面是厨房、水房还有总务处之类。
?
当时是当时八十年代,人们的生活水平都还很低,我们每个月家长会将家里的粮食交到学校的总务处,然后给我们换一些饭票,我们那时的伙食也很差,早餐是稀饭还有玉米面窝窝头(上面的指头印都清晰可见,以至于我现在一看见玉米面都发愁,那时已经吃的够够的了,晚饭依旧是小米饭、窝窝,只有每星期四会改变一下,吃一顿白面馍馍。
我们的宿舍都是大通铺,每个人从家里带着自己的行李,最可恨的是那时的老鼠,我们早晨叠被子时还好好的,等到晚上抖开被子睡觉,枕头里的荞麦皮簌簌地就洒落在了褥子上,后来我们宁愿不枕枕头,反正那时的孩子也皮实,每晚把衣服脱下卷吧卷吧就当枕头了,有时睡到半夜感觉到有东西从身上跳过去,那一定是老鼠,而且从跳过去就能判断出老鼠的大小。
最难熬的当属冬天,取暖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情,都是12.3岁的孩子,虽说在家也帮着大人干活,但让我们自己生火还是问题百出。学校找人给抹上些泥,上面是火口,而且宿舍里大家轮流值日,那场面现在想想都很壮观,生火时是浓烟滚滚,整个宿舍呛得人得把门大打开,有时火生着了闭上门那室内温度还是上不来,有时尽管浓烟滚滚也不一定火能生着,那也没办法,大家只能都挨冻了,而且等生着火之后,大家的被褥上早都已经是一层密密的黑色碎屑,尽管火生着了,宿舍里也不一定能暖和(偌大一个窑洞,仅这么一个小小的火炉),而且我们宿舍还集体中毒了一次,当时把班主任、教导主任都吓得不轻,好在10来个孩子都不太厉害,再加上我们体质都不错,早操过后便又都生龙活虎了。
?
由于宿舍温度低,冻得大家直哆嗦,无奈我们只能晚上睡觉时不脱衣服缩成一团,当然在有亲戚的同学一般到了冬天就不住宿舍了,而是搬到了亲戚家,我后来实在冻得不行也就搬到了我舅舅家,那时我的一双脚是每年都冻,记得尤其是初二那年,我那脚冻得磨破了皮,都流脓水了,走路都一瘸一拐,温度低的时候那脚疼得不能碰一下,温度高了时是痒痒的火烧火燎,早晨跑操总是在最后。
还有那时我们农村都还没有自来水,人们吃的、用的都是井水,而井水质又不好,碱性太大,我们当地人都叫“咸水”,咸也就罢了,关键是当时学校的水还得用平车拉,负责拉水及烧水的那位老头头他一天总是把水房锁得紧紧的,想打点水那简直和要他的命一样,即使开了水房也是像催命似的,而且还时常凶巴巴地凶我们,好在那时候农村孩子也不晓得臭美,于是我们好几天不洗一次脸那都很正常,于是每到星期六中午回家时,大人们看见路上浩浩荡荡、结伴而行的我们,都会打趣“下煤窑的回来了”。
但尽管环境如此艰苦,我们依然觉得那时的生活那么美好,而且趣事多多,那时我们的集体生活总感觉像军事化的生活,每晚临睡前会重复一遍“前炕的关门,后炕的吹灯,中间的歇心”,意思就是睡在前面的离门近的要记得关门,睡在后面的要记得把煤油灯吹灭,睡在中间的既不用关门也不用吹灯,啥事都不用管。
还有一件有趣的事, 因为那时的生活条件差,我们几乎每个人身上都长有“虱子”,记得有一天晚上,我点着煤油灯在那专心致志地挤着虱子,而另外一个同学实在想不起叫什么名字了,好像是她家的小侄子过满月来还是她家办什么事来,反正是从家里带来了一罐头瓶的好菜,她就那么和我就着一盏昏暗的煤油灯津津有味地吃着那瓶好菜,现在想想都能笑出声来,两个小脑瓜凑得那么近,却做着截然不同的两件事,怎么那时就不懂什么叫“恶心”呢?

?
另外每天晚上宿舍熄灯后,老师都要检查,看同学们是否都已睡下,于是就有一些同学蹑手蹑脚地装作老师的模样敲每个宿舍的门,宿舍里的同学便屏住呼吸,吓得大气都不敢喘,等反应过来是某些同学假装老师时为时已晚,而待老师真正查寝时又以为是同学的恶作剧,叽叽喳喳地便开骂了,老师一出声才发现这次骂错了,好在大家七嘴八舌老师也未能分辨出到底是谁的声音。

而且宿舍里的睡前故事会也很是热闹,每个人都得轮流讲故事,珍那小小的脑瓜里不知道怎么回事,总藏着很多的奇闻异事,她的故事最多、最有意思,有时令我们捧腹大笑,有时又能令我们吓得缩成一团,浑身直起鸡皮疙瘩,通常是讲着讲着大家就求她就此打住,不敢再往下听了。

?
那时的校园生活虽说艰苦,但我们的童真童趣却可以尽情流露,也可以尽情施展,我们如野草般疯长,大人们并不像如今的家长事无巨细,只是在需要修剪、需要打理时指引一下、疏导一下,避免我们这些长得太快的小树苗长歪即可,相对于眼下的孩子们,我们的自由空间还是很大的,我们的孩童天性当然可以更加尽情地释放。
原创不易,图片来自网络,侵权立马删除。

全学科群,学习网课资料添加 微信:a350684171 备注:学习!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mz22.com/85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