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街道连接着大民生,背街小巷虽小、虽窄,却是居民出家门的第一条街道,抓好背街小巷的整治,是提升城市功能品质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东小口镇把背街小巷精细化整治工作作为一项实实在在的民生工程扎实推进,在扮靓城市颜值的同时,全力打造宜居新家园,让群众的幸福“看得见、摸得着”。


在东小口镇中滩村路与中滩村北一街,车辆、行人穿梭往来,巷道崭新、干净、整洁,而在一个月之前,这里还是时常拥堵、坑洼不平。改造后,道路通行能力大幅提升。周边小区居民纷纷表示,街道干净多了,生活更加方便了。



中滩村北一街全长225米,改造完成后,以往早晚高峰期间昌平一中中滩校区与天通苑小学东小口学校门前拥堵问题得到了有效缓解;中滩村路全长1100米,道路两侧紧邻军事管理区,在道路竣工后东小口镇对两侧围墙进行了重新粉刷,同时布设军民融合宣传栏,将中滩村路打造成为东小口镇一条特色“拥军路”。



两条背街小巷改造前,针对道路坑洼、破损、路面积水等问题,曾反复进行修补,但却难以根治。自开展背街小巷精细化整治工作以来,东小口镇聚焦痛点难点,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通过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充分收集民意,并结合每条街巷实际和居民需求,科学制定“一街一策”改造方案。
在改造过程中,东小口镇严格现场管理,科学安排施工进度,将工程实施对周边居民生活的影响降到最低,保障居民日常出行安全。
改造前


改造后
“我们将中滩村北一街路面由5米扩宽到14米,为两条道路铺设人行步道8067平米,铺设沥青路面7722平米,围墙改造4532平米,建设雨水管线1805米,增设绿化1690平米,新增乔木265株。”东小口镇城乡建设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说道,“改造完成后,不仅解决了路面积水问题,同时大幅提升了道路通行能力,群众出行的便捷度得到了很大改善。”



“这条路没修之前,路面破损,马路两侧高低不平,错车时也特别费劲。现在拓宽了道路,还新增人行步道,行人通行更加安全了,我们去公园遛弯都愿意走这条路。”居民张大爷赞不绝口。
下一步,东小口镇将积极落实长效机制,实施常态化管理,将背街小巷打造成安全有序、管理精细、空间整洁、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文明街巷,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文/本报记者 刘志宇
全学科群,学习网课资料添加 微信:a350684171 备注:学习!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mz22.com/71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