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但是,如果我们把握不好这个度,如果过度在意,那就会对我们产生一些消极的影响。
渡边淳一的《钝感力》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故事的主角是个外科医生,他年轻的时候是一位教授的学生。此位教授医术高明、手术娴熟,但有一点,他总是在手术当中不断指责那些协助他的部下。他也不是出于什么恶意或者想要惩罚谁,就是会说一些例如“快点儿,拿牢靠些”“你眼睛往哪儿看呢”等等这些无关紧要的指责。因此,每次有谁被安排跟教授一起做手术,都会胆战心惊的,而且越是紧张,越是会犯错误。而这位之前提到的外科医生,每当被教授训斥的时候,他的回答都很独特,必定是“是,是”,把“是”轻轻重复两次。不管教授说些什么,他的回答永远一成不变。这位医生即使遭到训斥,也丝毫不受影响,这不得不说是一种才能。不仅如此,一旦手术结束,他立刻将手术中的不愉快抛之脑后,还能和同事们愉快地聊其他的事情。
这位外科医生,一边坦然面对自己所受的责骂,一边在完成助手工作的过程中,不断近距离掌握教授手术中的要点,后来也成为了当地一位出色的外科医生。故事的主角,与其说他性格开朗、遭受批评能够迅速复原,不如说他原本对斥责就有一些无所谓,在他身上潜藏着一种有益的钝感。
读完这个故事,我本人觉得自己平时也缺少这种钝感力,我常常对上级的批评过度在意,在情绪上内耗自己,到头来什么也没有改变,收获的只是一堆负面情绪,其实我只需要关注于怎样修正错误、完善自己,其他都是多余的,甚至是前进路上的绊脚石。从今天起,做个有钝感力的人,不要过于敏感,不要被自己的情绪绑架,从而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用到有意义的事情上。

全学科群,学习网课资料添加 微信:a350684171 备注:学习!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524609750@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mz22.com/6662.html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mz22.com/66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