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以前我们只能在历史课本和影视剧中看到抓壮丁的情景,并感叹生在了好时代,不再被这种恐惧笼罩。
历史总会以某种形式重复上演,如今“抓壮丁”这种荒唐戏码再次在21世纪上演,而且还是在我们华夏文明大地上。
疫情爆发已经足足三年,在此期间从国家到个人层面都付出了极大的代价,目的就是为了赶走疫情。在防控疫情的过程中,隔离成为一种常规必要的手段。对此广大群众也是普遍接受的,毕竟这是保护自己和他人的有效方式。
起初大家对隔离并不抵触,更不会感到恐惧。那时的隔离人数并不多,而且都安排在酒店宾馆居住,食宿条件都不错。最重要的是,那时的隔离没有牵扯到利益链。直到方舱在国内大面积建设以后,隔离成为人们心中挥之不去的阴影。
有些地方投入了大量资金建立隔离方舱,以此来应对可能发生的大规模疫情。建立方舱的初衷是好的,但有些经念着念着就歪了,很多时候都是和尚故意念歪的。
方舱建起来了就不能出现空缺,否则前期的投入就会打水漂。有些地方建方舱的资金来自社会融资,资金成本并不低,只有把方舱填满人才能盈利。
醋本来只是饺子的蘸料,而有些人为了吃一口醋,单独包了顿饺子。方舱只是防控疫情的补充,不能为了填满方舱而故意夸大疫情。但有些人偏偏这么干。
为了填满方舱,有些人在核酸检测上动手脚,故意把阴性变为阳性。一旦被认定为阳性,就会被强制隔离,否则就是破坏防疫大局,不配合“动态清零”的政策。
在某些地方,强制隔离变成了一场儿戏,他们在乎的不是病人的健康,而是新建的方舱有没有被填满。在上层已经颁布“九不准”和“20条”政策的情况下,依然大肆践踏规则,为了一己私利而不顾民众的感受。
起初,民众只是单纯的害怕病毒,并为此毫无怨言的配合。后来民众开始惧怕强制隔离,这其中掺杂着诸多不透明的操作,只要被打上“阳性”标签就失去了说“不”的权利,只能任由别人摆布,这是大家害怕的地方。
第三方核酸检测的不透明性,方舱背后的商业性,让强制隔离变得越来越像“抓壮丁”。当强制隔离不再是为了防疫大局,而是为了满足某些群体利益的时候,造成的公信力缺失是难以挽回的。
“动态清零”政策实施到现在,我们取得了不菲的成果。”抓壮丁“就像一颗定时炸弹,很容易破坏当前来之不易的防疫大局。
目前广州已经全面放开,重新找到了城市的烟火气,相信用不了多久就会给这场疫情画上句号。而有些城市还在紧锣密鼓的建设方舱,准备和疫情“大干特干”一场。同一片土地上,出现截然不同的两幅画面,确实有点魔幻。
支持“动态清零”政策,但不赞同把方舱当成生意,更不赞同用“抓壮丁”的方式来强制隔离。
全学科群,学习网课资料添加 微信:a350684171 备注:学习!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mz22.com/50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