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老师是我初中时的语文老师,个子不高,1.7米左右,方脸,眼睛虽小却炯炯有神,有时候会眯着,剩一条缝,便有了“眯眯眼“的外号。W老师平时不苟言笑,看上去比较严肃。讲课的时候声音不大却有穿透力,会不自觉地被吸引着。因为是班主任,管理相对多些,对学习要求也很严格。可能是因为我学习好,他又跟父亲熟识,所以对我特别好,一直都很亲切。可惜只教了我一年,之后便去下一届重点班当班主任了。
虽不再教课,于我,老师办公室的门永远是敞开的。之后的两年里,我还是经常会去找他,问一些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也跟他讲我的喜怒哀乐。我在学校比较活跃,每每因这样那样的错误遭到处罚的时候,他便把我叫去,或问清事由劝诫一番、或苦口婆心地教导一番,更多的时候是问学习近况,叮嘱我一定坚持努力。

图片源自网络,侵删
青春期的烦恼也多,实在心烦的时候,便躲在他办公室里,发呆或学习。W老师就忙自己的——备课、上课、批发作业或其它的事务。我不提起话题时,他也不问。多年后回想过往,特别感激老师的明知不问,维护了我可怜的自尊,除了师生情谊,更多的是爱惜吧。
读初中的时候更受欢迎的是中专和师范,毕业后工作也好找,上高中的寥寥无几,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高中三年,如果考上了还要大学四年,出来工作挣钱的时间比中专和师范至少晚三四年;万一考不上耽误的时间更多了;二是家庭负担也重。初三快毕业的时候,面临中考,W老师问我的志愿,我说想上高中读大学——我十岁的时候跟父亲去过省城,听说考上大学就可以在省城生活,过上四爷爷曾经描述的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日子,那次省城之行种下了我的大学梦。我想试试。W老师相对了解我的家境,觉得可以试试高中,一方面又替我父母着想,早出来工作可能也是好事儿。——因为在乎,所以纠结。

图片源自网络,侵删
我还是坚持上了高中,W老师一直给我写信,告诉我父母的不易,叮嘱我一定好好读书,将来必须考上大学,以不辜负父母的辛苦和他的期望。之后老师从乡中调到县城一所中学做教导主任,刚安顿好便到学校看我,我们在简陋的宿舍里聊了很久,聊到我的学习、他的经历、此次调迁及我的父母——老师调离前特地去看望了我的父母。
高中时再见就觉得他不仅是老师,更像一位睿智的兄长,与我分享着他的人生经历、对人对事的态度、做人的信仰。临走时,我送他到校门口,他笑说,我等你好消息,到时候在家里设宴为你庆祝。从见面到送他离开,老师没有说过一句鼓励的话,只有这短短的临别赠言让我感到了老师期许的分量。当时很多同学和老师知道有人来看我,以为是家人或亲戚,当得知是我的老师后,无不嘘唏,感叹世间难得有这样的老师,于他们,从来没有过,于我,也是生命中的唯一。

图片源自网络,侵删
之后W老师又来看过我几次,送些师母做的好吃的,我偶尔也去看望老师和师母,师母便想方设法给我改善生活。高考完毕,当得知被心仪的大学录取时,除了父母,第一个想要告知的便是W老师。7月底去学校拿录取通知时候,适逢朋友亮回来,他已经拿到了军校的录取通知书,我们便相约一同去看望老师。到老师家时,老师和师母因事外出。老师宿舍的陈设一如当年简单,只是家里人多了些,学校又给老师分了一个房间。

图片源自网络,侵删
老师也回来时满面春风,高兴地跟我们说:“门卫说有学生来看我,就知道是报喜来了。”老师进屋还没坐定,便又要出去,为了当初设宴的承诺,我的老师大热天又骑车买肉去了。他家里当时并不宽裕,天气又热,令我万分感动。老师提着肉回来,有老师的同事一并跟来,说要看看老师培养的两个大学生。他同事的脸上满是羡慕,老师的脸上写满了欣慰和骄傲。
之后多年在不同的城市奔波辗转,读书就业成家,曾一度与老师失去联系,经多方打听,才终于找到老师的联系方式,见面的机会总是很少。只要一有机会,便去看看老师和师母,只是坐坐,知道彼此安好,便也心安了。
古人讲:一日为师,终生为父。W老师于我亦兄亦父。单说教书,W老师只教了我一年,而对我的引领,却持续至今,无论身在何处,W老师一直是温暖的存在。
老师这许多年教书育人,而今桃李满园,像极了多年前在一个学校门口看到的一幅对联:
“三尺讲台、三寸舌,三支笔,三十年呕心沥血,培三千桃李”
“十年树人、十春秋,十冬夏,十数载风霜雪雨,育十万栋梁”
——仅以此联致敬我所有的老师;
致敬天下所有曾经的、现在的、将来的老师,感恩引领,祝愿所有的老师桃李满园!
全学科群,学习网课资料添加 微信:a350684171 备注:学习!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mz22.com/42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