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起来,一切经过雨水的清洗,都变得干净清爽了些。
走在街道上,即使是周末,依旧有如流的人群和车辆。街道两旁的摊主们,早早用他们的能耐,忙碌着他们的忙碌,三五赶路的人们,或迈着步子,或开着车子,匆匆地奔向前方。
一切都是繁忙着的。
想着昨晚的雨,不知溪水涨了没有,也不知能不能像以前一样就着那新堆成的鹅卵石路抄近道而到学校。
走近溪水边,一切却不是以前,与街道的一切也不能同日而语。
眼前呈现的就是那一层薄雾,淡似烟,白似纱,轻缈飘逸,清雅丽静,似一蚕茧之丝织成的薄薄之面纱,笼在溪水之上,但即使是蚕茧之丝织成的薄纱,也远不如眼前的这一层面纱,是这般轻柔,这般白净,而溪水也静静地,默默地在她的照护下悄无声息地流淌着;溪水也似一晚上没有睡醒的婴儿,安安静静地在她的柔腕里睡着。
溪堤对岸是学校,路上已经有了三两的学生顺着溪堤走着,他们的脚步也似受了点化一般,没有了平时的那般浮躁急切,变得轻盈起来,灵动起来。
我提步下溪堤,也生怕吵了这一切一般,慢慢地迈着步子,一下一下,直踱到溪沟里。身在溪底,薄雾缠绕着我的脚,我踏着薄雾前行。
溪水调皮地,似扭秧歌一般穿行在一条新近所堆砌的横拦着溪水的石块间,又在薄雾的掩护下乱窜着,汩汩地,哗哗着,唱着欢快的曲调钻进石缝,觅着他们的乐趣。
溪水边也有早起的穿着淡红的妇人,坐在薄雾之上, “唰唰地”刷着衣物;而上边不知藏身何处的鸭子,也趁着这个当儿,“嘎嘎“地叫唤着,那清脆的声音越发增添了溪水的纯静,宜人的氛围。
我轻点着卵石,不快但也绝对不慢地朝溪对岸走去。卵石大小不一,尖滑不同,我既不能掉以轻心,也不能无视眼前的这一似幻似仙的雾境。我偶尔停下脚步,望着这薄雾。这雾也有脚呀,正缓缓地移动着她的脚步,先前走过的一段,已经变得连鹅卵石也看得清楚了些。等我走到溪岸边,再回头向溪里望去,那薄雾已如赶集一般,堆在溪的下边,犹如一顶洁白的帐蓬,拱起在溪的另一边,对岸的树、人、房屋,随着雾的流动,若隐若现着,已是朦胧了些,只有了大意,而情致却是十足了。
抬首望对岸的山,早已是青笼一片,而经过昨晚雨水的冲洗,那葱郁的绿意也是毫不谦让地展露出来,油油地,净净地,让人的心也变得纤尘不染,无地存污。而山窝里,山腰上,或山顶上,或藏着,或拦着,或顶着,一坨,一条,一缕,似有似无的山雾,似有意也似无意地摆在那山上,在葱绿的山的映衬下,越发地显出梦幻不知,纯净洁白。
这一路走来,既有街道的繁盛,也有溪水里与山间上的纯净。想想,同一片天地下,竟然也有着两重不同的天地。 而自然与人类,到底有着怎样的差异呢?我们也该做着怎样的梦想,才与自然合着一样的节拍,奏响着欣悦的曲目?2013-5-26 10:37
全学科群,学习网课资料添加 微信:a350684171 备注:学习!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mz22.com/38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