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我们了解了谢灵运的背景历史,他恣纵荒诞的外在行为实是内心苦闷的极端表现,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诗,也是他的代表作品《登池上楼》:
薄宵愧云浮,栖川怍渊沉。
进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
徇禄及穷海,卧痾对空林。
衾枕昧节候,褰开暂窥临。
倾耳聆波澜,举目眺岖嵚。
初景革绪风,新阳改故阴。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祁祁伤豳歌,萋萋感楚吟。
索居易永久,离群难处心。
持操岂独古,无闷征在今。
我们上节聊到,谢灵运因在朝廷口无遮拦,被外放到永嘉做太守,可是刚到永嘉不久后,就生病了,卧床好几个月才好,永嘉靠海,且自然风光秀美,他却在养病,甚是苦闷,这首诗就是他在这个时期写的,现在我们一起看一下。

“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他说池中的虬龙在水里以一种美丽隐幽的姿态游着,“虬”是长个一对犄角的龙,“幽姿”就是一种隐幽的姿态,天上大雁的叫声也响彻远方,我们细心看他这两句,“潜虬”对“飞鸿”,都是名词对名词,“媚”对“响”,动词对动词,“幽姿”对“远音”形容词对形容词,还有,他这两句倒装了一下,正常顺序应该是“潜虬幽姿媚,飞鸿远音响”,当然词性也就发生了变化,节奏也跟着变化了,读起来也增添了些波澜,特别工整对仗,后面的诗句在对仗方面也是做了用心的处理。
“薄宵愧云浮,栖川怍渊沉”。这两句释意尤为复杂,“薄宵”就是接近云宵,“栖川”是在山川中栖息,“愧”和“怍”都是惭愧的意思,他说我想飞上云霄,也想下沉到山川中,但是很惭愧,我都做不到。这两句用字非常凝练,得靠我们去联想补充,如果只是直接去解释,非常困难,这种不同于以往的借用或者引用,亦或是倒装句式,是一种新的形式,把表达的意思压缩到了几个关键字里面,然后再通过扩展我们去解读他,这在唐代诗和宋词里已经很常见,可是在当时,算是一种大胆的开拓。

“进德智所拙,退耕力不足”。前面两句是在暗喻自己至今都没有实现自己的报复,上不能达云霄,下不能沉深渊,下面他接着说,我想上到朝廷建一番功业,但智慧不够,想退隐去躬耕,但又没有力气,这当然只是自谦之词,他要表达的是进不能做官实现抱负,退去躬耕又不甘心,我的出路在哪里呢?这两句和前面其实是对照的,用前面的潜虬和飞鸿引出自己的困境无奈。
“徇禄及穷海,卧痾对空林”。“徇”是寻求,“禄”是官禄,我想实现报复,没想到来到了凄荒的海边,永嘉就靠海,现在还生病了,一天只能卧床养病对着窗外的空林,不由得心生感慨,“疴”就是生病,他初到永嘉上任后就生病了。“衾枕昧节候,褰开暂窥临
”。由于生病,他整天躺在床上竟不知到季节的变化,“昧”是糊涂,撩开窗帘往外面往去,看到什么呢?“倾耳聆波澜,举目眺岖嵚”我侧耳听到大海的波澜声,我努力张望,看到外面连绵起伏的高山,“岖嵚”就是起伏的高山。通过这两句可知他生病时间确实很长,卧床应该好几个月了。
“初景革绪风,新阳改故阴”。新春的气象已经赶走了冬天的寒风,春日的暖阳也替代了冬天的阴霾,“初景”和“新阳”都代表春天,“绪”有残留的意思,“绪风”就春天还没有完全消散的寒风,《楚辞.涉江》“唉秋冬之绪风”。“故阴”是冬天残留的阴冷。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这是这首诗里的名句,诗意直白但却生动自然,也正是因为直白自然,才更能引起共鸣,初春时光,池塘里开始长出嫩绿的春草,庭院里的树枝上不时也有鸟的鸣叫,这个画面很有生机感,同时给人感觉又惬意和自然,这和前面他刻意的安排的诗句,有明显区别,但凡是过于雕琢的句子,可能很押韵,很对仗但肯定不是自然由心而发的,不容易打动人,这就有先天缺陷。
“祁祁伤豳歌,萋萋感楚吟”,“祁祁”是众多的意思,在这里没有实际意思,是《诗经.豳风.七月》里的一段,旨在引用这段的意思,“春日迟迟,采蘩祁祁,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春天到了,采白蒿野菜的人很多,有一个女子很伤悲,因为他要嫁给心上人,从此就要离开父母。后一句是借用《楚辞.招隐士》里的话,“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隐士去了山里没有回来,又到了一年百草丰茂的春天。这都是关于离别而产生悲伤情感的诗句,他有感于眼前的情景,外放到这里也快一年了,自己的理想抱负还未能实现,正所谓伤春悲秋,此情此景愈发的让他伤心。

“索居易永久,离群难处心”,这里把离群索居拆分开了,他一个人卧床了好久,总觉的日子很漫长,过不完,并且离开了往日的那些朋友,心情也很差,以至于常常无处安放,其实就孤单彷徨。“持操岂独古,无闷征在今”。坚持高尚的操守不是只有古人能做到,我谢灵运今天也可以做到,即使现在归隐也不会去烦恼。
这首诗大意就完了,我们通读这首诗,会发现他整个篇幅基本都很工整对仗,并且句法多变,这和建安的诗人以及太康诗人都是不同的,这可以说是一种进步,文学反思类的作品也是在这个时候提出的,可见真是山雨欲来风满楼,大唐诗歌的盛事就在不远处,谢灵运是一个勇敢的开拓者,不仅仅在山水诗歌的领创方面,他对诗歌历史的促进作用要远远大于他诗歌本身的意义。
全学科群,学习网课资料添加 微信:a350684171 备注:学习!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mz22.com/37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