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您关注“永大英语”!

第十六届全国高中英语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参赛有感
陈光伟
笔者很荣幸能得到广东省教研室推荐,参加第十六届全国高中英语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受疫情影响,本届比赛现场课采用录像课评比和线上答辩的方式进行。2022年9月底,来自全国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24位选手进行了线上选题。确定选题后,我马上投入备赛,利用国庆假期研读文献,打磨教学。在备赛过程中,我主动向校内外专家请教,得到了广东省教研员罗永华博士、华南师范大学刘晓斌教授、校英语学科组长莫影春老师的指导。10月9日下午,在学校课教中心的大力支持下,我完成了比赛课的录制。由于疫情反复,原定10月下旬举行的比赛延期至11月初。我继续研究录课视频和教学设计并不断进行反思。通过录课与反思,以及比赛当天答辩环节与专家的讨论,我对一些教学、教育理论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我回顾整个参赛过程,有挑战,有收获,也有感动。以下是我参赛过程中的几个瞬间和心得。
第一点,赛前选手们根据抽签结果决定比赛课型。比赛课型分为新授课和复习课两种:新授课包括听说课、阅读课、写作课、读写课、语音课、语法课;复习课包括高一高二的单元复习课和高考总复习课。涵盖了高中阶段英语教学的全部课型。抽签前一天我反思了自己的教学风格和教学喜好:我比较擅长调动课堂氛围,师生互动比较多,平时对教学语篇的挖掘也还算深刻,于是我最想抽到的是听说课和阅读课;我校学生基础比较扎实,高一高二基本不需要进行单元复习,写作也经常都是作为课后作业布置而不占用课堂时间,所以我最不想抽到的是高一高二的复习课和写作课。谁料,怕什么来什么,我抽到的正是单元复习课。于是我想干脆挑战自我吧,选择将一个写作任务作为这节单元复习课的产出,也算是自我的一个突破。

第二点,基本功大赛虽然限制了课型,但给了参赛教师自主选择和利用教学材料的机会,这对于全国使用不同教材进行教学的老师更为公平,并且有助于教师教学理念的展示。科组长莫老师提醒我一定要利用好自己平时的课堂实践,平时怎么和学生相处,要求学生完成什么样的任务,就尽量在比赛中真实地呈现出来,而不是使用一些师生都陌生的花架子。我当时任教高一,考虑到学生刚进入高中,在如何学习方面还需要较多的指导,我在开学时便设计了一个思维导图供学生整理单元知识使用。经莫老师点拨,我决定将这个思维导图作为单元复习的切入点,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巩固单元所学。材料方面我借用了外研版的一些语篇作为课堂材料,这也是基于我平时的教学习惯。平时我会把各个版本的教材中相同或者相似主题的语篇进行整合,也会让学生在课后做群文阅读。总体来说,我认为我并没有单纯地将这次录像课视为比赛,而是把它当作一个分享自己教学思路的舞台,一次和不同省份的优秀教师交流学习的宝贵经历。
第三点,广东省教研员罗永华博士学养高深,乐于传授,对我的教学思路、教学设计的撰写提了很多宝贵意见,小到课件上的单词拼写,大到教学步骤背后的理论依据。比如,她提出,我让学生课前完成的思维导图是对学生结构化知识能力的培养,更是在六要素整理理论指导下设计的:word / sentence bank对应六要素中的语言知识;skill bank对应语篇类型、语言技能;culture bank对应文化知识;idea bank对应主题语境;最终帮助学生形成英语学习策略。罗博士的指导让我的教学思路和层次更加清晰,教学设计的撰写也有了理论高度,这节课例也就有了更强的可复制性。

第四点,负责点评我的专家许时升老师知识渊博、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的他提前与我们选手电话联系,沟通对我们录像课的意见和建议,点拨我们以后如何改进教学。比赛当天的点评,他分析问题更是思路清晰,旁征博引,妙语连珠。比如,他提到很多老师教学设计当中的活动层次会借用王蔷教授的“3×3”的学习活动观,但是学习理解类、应用实践类与迁移创新类三者并不是线性的关系,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三者的进阶可以一次性完成,也可以多次循环完成,这才符合语言教学的规律。许老师的提醒让包括我在内的很多观课老师醍醐灌顶,大受启发。许老师给我们展示了一名教育大师的典范和风采。赛后,许老师还和我们保持联系,甚至根据不同参赛老师的特点,向我们赠送了不同的英文原版教学理论书籍。
第五点,比赛当天播放教学视频时,评论区观课教师的留言也非常精彩,有些评论也很值得思考。比如我让学生齐读时,有老师评论说“居然还能在公开课看到齐读,太难得了!”我在备课时也有考虑过在展示课上让学生齐读是否合适,后来还是保留了,因为我认为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和人文学科,适当的朗读能让学生体会语言的韵律之美,况且平时也有,不应该因为是展示课就砍掉该环节。还有在展示学生作品时,我没有刻意挑书写最好的作文,投屏展示学生作品时有老师点评“这些学生的书写太真实了”,也让人会心一笑。还有老师点评“课堂用语很简练,听起来很舒服”、“课堂学生都很投入,师生关系很融洽”,也是在提醒我要继续保持这些优势,努力培养自己的教学风格。

2022年12月,主办方公布了本届全国高中英语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的结果,我获得了全国一等奖和最佳教学效果奖。我在比赛中的表现也有幸得到了一些教研员的认可。赛后,广东省佛山市、广西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等地也邀请我过去做一些示范课和讲座。但这个比赛对于我来说远不止一纸证书和邀请,在教学和比赛方面的收获更是一笔财富。我对复习课课型有了更好的把握;我在课堂上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与教师主导相结合。老实说,在这次授课中,学生的很多表现让我十分惊讶,他们完全有能力独立或合作完成对自己或同伴写作的评价。我意识到内容永远比形式重要。教师只有读透文本、吃透教材,才能真正把学生带到他们要去的地方。
另外,本次大赛的参赛对象均是在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层层选拔的基础上推荐出来的优秀老师。我作为省属学校的老师,有幸受到省教研院的推荐直接参赛,自然就少了一些比赛锻炼的机会。比赛中,我观摩了所有参赛教师的教学录像和答辩,发现他们都是身怀绝技、教学经验丰富。在与这么多高手竞争的过程中,我也积累了参加比赛的经验,教学基本功、心理素质及综合能力得到了检验和提高。更重要的是,我收获了一种积极的进取心。我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也更明确了今后的奋斗目标与方向。我希望以后能有机会继续同有识之士共同探索、携手共进,做一名永思进取的教育工作者。
(本文首次发表在《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23年第4期)

全学科群,学习网课资料添加 微信:a350684171 备注:学习!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mz22.com/304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