靑岛版(六三制)小学敦学
一年级下册第八第元
窗二《米的认识》课时教学设计
《米的认识》学历案设计
课题 |
青岛版六三制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窗二《米的认识》 |
设计者 |
|
课型 |
思维生长课 课时 第二课时 |
学情 分析 |
经过第一课时厘米的认识,学生已经对长度单位有了一定的理 解和认知,知道了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脑中有了1厘米的长度 模型,并从实践中得知几厘米就是多个1厘米的累积,而直尺就是 带有长度标准的方便测量的一个工具。第二课时米的认识,就是在 第一课时的基础上,继续认识其他的度量单位,并建构两者之间的 关系,在现实生活中灵活选择和转化,是测量应用的前提和基础。 经学习和询问,部分孩子已经知道米的存在,并能说出米和厘 米的关系及能够手势表示1米的长度,但对于为什么产生米?一米 具体有多长?不知所以,知之甚少。 |
学具 准备 |
直尺、米尺、标签 |
教学 目标 |
1 .情感体验线。 寓教于乐,从孩子的生活经验出发,通过游戏,在玩中让孩子感知 1米,建构、强化1米及几米的长度,感悟米和厘米的关系,乐中 学,玩中悟,体会数学的趣味性; 2.知识生长线。感知1米-■强化1米…建立几米…米和厘米的关系 ..■长度单位转化。 c ra 24 zix Ezzi /q |
5.恩薄夂鹿显。
(1 )心中的1米(抽象)■.外显的1米(形象)一生活中的1米 及几米(具体); (2 )间隔1米不同(发现问题).■测量工具的产生(提出并分析 问题)一调整间隔1米(解决问题); (3 )感知1米(建立标准).-感知几米(生成).??米和厘米的关 系及转化(应用) |
|||
核心 要素 |
量感、推理意识、空间观念 |
||
学习目标 |
|
||
大情境 |
核酸检测现场,需要做好哪些防护工作?(戴好口罩、间 隔回距离……) 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什么是米? 分析问题:米,不是生活中的大米和小米,在数学中,它 和厘米一样是个长度单位,用字母m表示;1厘米多长? 1米多长? |
||
评价任务设计 |
学生活动 |
任务评价 |
|
任务一:设计1米站 点的位置,感知一米 |
1.1米有多长呢? |
(量感、数感、推理意识) 设计意图:生活中,有关 米的关联很多,比如身高、 |
(1 )根据你心中的1米排队,同 时用标签做好记录; (2)这一列一共有()位同学, |
1.会用身体 |
50米跑、核算检测保持1 米间距等等,孩子们其实 |
贴了()个站点,中间有( )个 |
的匸貝修表 |
对米有一定的生活经验, 缺乏的是对1米淸晰的认 |
间隔。 |
示1米; |
知,根据孩子们的生活经 验,在寻找1米间隔点中 |
(3)你发现这些间隔有什么问题 |
|
唤醒孩子们已有的知识 经验,并在不知不觉中感 知、建构有关米的知识, 建立1米的基本量感。然 |
吗? |
2.能发现几 A |
后再1米的基础上生成几 米。 |
2.验证1米的间隔是否符合标准; |
米。☆ |
(目标1、目标2、目标3) |
(1 )引出度量工具:米尺,组长 |
|
领回分发; |
||
(2 )每人验证心中的一米与标准 |
3.发现米和 |
|
的一米的差距; |
厘米的关系 |
|
(3)间隔比1米长(或短)了多 |
☆ |
|
少? |
||
3.调整1米间隔点; |
||
(1 )根据你前面同学的位置,调 |
||
整间隔为标准的一米; |
||
(2 )用自己身体的某一部分表示 |
||
出这一米的长度。一度、一跨、几作、 |
||
几脚、几步、身高 |
||
(3)找周围接近1米的物体; |
(4)你还看到了几米? (5 )找周围的几米. 4.你从米尺上发现了什么? 米和厘米的关系。 |
|||
任务二:量身高,定 制防护服 (量感) 设计意图:学以致用。感 知纵向的1米,通过寻找 自己身上的一米进一步 巩固、强化对1米的认知, 并通过数据对比,引发知 识冲突,比整米多出来的 部分如何测量?借用身 高的两种表示方法让孩 子们学会两个单位间的 转化,看孩子们怎么主动 解决问题,转化顺势而成。 (目标3、目标4) |
1 .小组合作,测量身高并记录;
(2) ……
|
会用两种方 式表达自己 的身咼。 ☆ |
|
课堂小结 |
|
3.小马虎的数学日记。 今天我特别高兴,因为妈妈要带我买玩具。 早晨8时,我从2厘米长的床上爬起来,走进卫生间, 拿起15米长的牙刷,挤了 1厘米长的牙膏刷起牙来。吃 完早餐,妈妈带我来到超市。在玩具柜那儿,有一个身高 1米20厘米的售货员,帮我选中了一辆玩具汽车。 今天可真开心啊! |
||
板书 设计 |
||
r : |几梗米 】米 > 几米 ! 、/轩化\ / |
||
厘米⑴’15。厘米》|米m ■ |
||
长度单位 ? B |
||
课后 实跳 |
1 ?估一估、量一量爸爸妈妈的身高,并比较; 2.搜集各种“尺”的种类和用途。 |
全学科群,学习网课资料添加 微信:a350684171 备注:学习!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mz22.com/2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