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改作业,把学生叫来,甚至不用说话,只要看他们一眼,他们就自觉拿笔在英语句子后加上句末标点。”对于师生间新培养出的“默契”,余老师又是气结,又是不解:“补上标点后,连他们自己都忍不住笑。‘句尾标点’我强调多少次了,每次都勇于认错,坚决不改!”(11月20日 小时新闻 )
#告别标点符号使用的尴尬“默契”,需要“见招拆招”#季萌:标点符号在文章中看似枝节末梢,但是“出镜率”极高,是书面语言的有机组成部分。老师说一下就会改,甚至不用说话,被老师看一眼学生就会自觉加上标点,如此师生间的这种“默契”属实有些尴尬。一来说明学生这种“根深蒂固”的积习,与自身重视程度不够紧密相关,二来说明老师在激发学生学习、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兴趣上,方式方法还存在一定不足。对此,基于小学生群体活泼好玩的天性,一方面老师要善于巧妙应对,根据不同学生对标点符号的掌握情况适时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在寓教于乐中让学生明白标点符号中所蕴含的无穷的乐趣,强化学生对各标点符号的理解和记忆。另一方面家长要率先示范,在平时书写过程中注意标点符号的规范用法,不给孩子传递错误的信息。
#规范标点符号的使用必须综合发力#孙建国:学生无论是写英语还是语文作业,都出现了文不加点,甚至一“逗”到底,错误使用标点的书写习惯且知错难改,或许真的与现在的孩子依赖社交软件,在网上聊天或分享动态养成习惯的渗透有关。因此,除了学校老师要认真进行标点符号教学,加大力度耐心规范学生正确使用外,还要家长主动、全力配合督促孩子养成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良好习惯。同时,学校有必要开展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竞赛,无论是在完成作业还是在日常生活的书信写作中,多方形成合力,促成学生改变习惯,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全学科群,学习网课资料添加 微信:a350684171 备注:学习!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mz22.com/20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