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结合已有的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知识经验,自主理解三位数乘 两位数笔算算理,类推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归纳笔算乘法的算法和算理,
形成完整的整数乘法的知识结构。
2.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进一步理解笔算乘法的算理和算法,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过
程中培养学生全面的、缜密的思维习惯和勇于探索的理性精神。
3.经历利用旧知解决新问题的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
力,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的良好习惯。
4.了解乘法的发展历史,通过数学史的渗透让学生感受深厚的数学文化。
教学重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笔算乘法的算理。
教学准备:课件、答题纸。
教学过程:
一、结合点子图回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师:同学们,以前我们学习过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比如12×34,想想看,
当初我们是怎样研究它的算法的?
生:用点子图。
师: 一行摆12个圆点,摆34行。12×34就表示?12个?34,还可以表示?
师:结合点子图,我们探究出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设计意图:借助点子图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唤醒学生头脑中两 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和算法,让学生明晰笔算过程中每个数所表示的意义,让算理
看得见,让思维过程说得清,为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教学做好铺垫。】
二、 探究新知
1.尝试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
师:同学们看得真仔细呀!如果老师在这个12的前面再加一个1(红笔写),就
变成了一个三位数乘两位数(板书课题),112×34,表示什么意思?
生:34个112。
师:还表示呢?
生:112个34.
师:如果用点子图表示, 一行要画多少个圆点? (手点着112说)画这样的多
少行? (手指课件)
生: 一行画112个点子,画34行。
师:好,那咱在电脑上画一画(一行112个,共34行)。怎么样?什么感觉?
生:密密麻麻,数不清,跟远处看像长方形。(提前渗透像长方形)
师:哦,看起来像个长方形,那咱这节课就用长方形来研究。112×34可以表示
这个长方形的什么? (面积)
师:你能用以前学过的方法再来分一分算一算,求出112×34的结果吗?
生1: (把34分成4和30)先算112×4的积,得到448,再算112×30的积,
得到3360,把这两部分合起来就是112×34的积。
师:我明白了,你是用先分后合的方法来计算的。分的是谁? (34分成4和
30)
师:(边说边板书)计算112×34,先算4×112的积,就是这部分的面积,等于448; 再算30×114的积,就是这部分的面积,等于3360,两部分相加就是112×34的积
3808。
师:还有别的分法吗?
生2: (把112分成12和100)这种方法也可以,都是利用以前的知识来帮助
我们解决了新问题。
师:除了画图,还有别的方法吗?
生3: (竖式:就着学生的竖式说,得到448个一,336个十)
师总结。
师:如果你是小老师,你最想问他什么问题? (6为什么要写在十位上?)
生:因为十位上的3乘112得到的是336个十,所以6要写在十位上,0省略不
写。
师:你觉得这三种方法哪种更好一些? (竖式)这就是我们数学的简洁美。让
我们一起用竖式的计算一下112×34吧!
师:刚才我们借助求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出了112×34的结果,这种数与形的
完美结合叫做数形结合,在我们以后的学习中经常会用到。
【设计意图: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由点子图过渡 到用长方形的面积来表示两个数相乘,利用数形结合进一步理解笔算乘法计算的算 理,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到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与两位数乘两位数相同,同时
为后续学习乘法分配律建立模型。】
2. 巩固练习。
师:三位数乘两位数你学会了吗?那我要考考你啦!145×44=6380
师:这里有2个580,表示的意思一样吗?
3.了解铺地锦算法。
师:同学们不仅知道了算法,还明白了算理。咦,以前老师给大家讲过一种神 奇的乘法计算方法,你还记得吗?用铺地锦的方法如何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呢?我
们一起回忆一下。
师:如果用铺地锦的方法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你会做吗?
师:古人的智慧真是让我们佩服。
【设计意图:将铺地锦的方法引入课堂,增加了乘法计算的趣味性。让学生利 用铺地锦的方法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对比感悟理解乘法算理的相通,同时感受了
古代算法的新奇和古人的伟大智慧,使课堂充满文化气息。】
三、 巩固练习。
师:从古至今,数学都是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师:春暖花开的季节,外出旅游的人越来越多了。
1. 青岛两日游每人309元, 一个旅游团21名游客,共需要多少钱?
师:怎样列式?
生:309×21。
师:有同学计算得5485,(制作动画按钮)
你们判断一下他的结果对吗?
预设一 :生1: 300×20=6000.结果应该比6000多一些。
师:那6485对了吧?
生2:不对,个位乘个位,积的个位一定是9。
预设二:生1:不对,个位乘个位,积的个位一定是9。
师:那5489对了吧?
生2: 300×20=6000.结果应该比6000多一些。
师:正确答案应该是多少呢?
生列竖式计算。
2.游完了青岛,他们又来到了威海西霞口野生动物园,门票是每人232元,旅 行社的阿姨想用计算器计算232×21,可是按了几次发现计算器上的数字1键坏了,
你能帮阿姨想想办法用这个计算器怎样计算232×21吗?
生:232×20+232=4872。
师:这样算有道理吗? (问另一个学生)
生:20个232加1个232就是21个232。
师:阿姨用你们的方法算的对不对呢? (分组算, 一组算232×20+232,一组列
竖式算)
师:你们真是帮阿姨解决了大问题。
【设计意图:创设计算器上的数字1键坏了这个情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 程中沟通不同计算方法之间的联系,将运算技能与推理等思维能力的培养有机结合
在一起,同时进一步让学生来理解笔算乘法的计算过程。】
四、建立体系,拓展提升。
师:同学们, 一年级的时候我们根据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得到了乘法口诀,会 口算一位数乘一位数的表内乘法,接着我们学习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三位数
乘一位数的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这些都是我们过去学过的知识。
师: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三位数乘两位数。猜猜看,未来还会学习几位数乘几位
数?
生:三位数乘三位数、四位数乘三位数、四位数乘四位数。
师:真的是这样吗?看,这是三年级课本的目录,这是我们这节课学的内容, 除了三位数乘两位数再没有别的整数乘法了,老师还查看了四五年级的课本目录,
仍旧没有整数乘法的计算,为什么不再编写整数乘法的知识了呢?
师:哦,我明白你们的意思了,就是说这些学完了,就不必再学了,为什么不
必再学了?
生:因为计算的方法都一样。
师:真的不必学就会吗?我们动笔试试看好吗?三位数乘三位数,不学能不能
算对?开始。
课件出示:221×123
师:你算的和老师一样吗?先用个位上的3×221,得到了663个一,再用十位
上的2×221,得到了442个十,2写在十位上;然后用百位上的1×221,得到了221
个百,最后把他们合起来。做对的举手。
师:真了不起,有句话说得好“计算计算,就是数一数,算一算, 一共有几个
一、几个十、几个百…… ”有没有道理?
生:有道理。
师:这节课就到这里,下课。
【设计意图: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以后不再学习笔算乘法了,利用过去、现在、 未来打通乘法计算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反思悟出:因为不管是几位数乘几位数,都 是先用个位上的数去乘得到几个一,再用十位上的数去乘得到几个十 ……其计算道
理是一样的,所以不再学了。】
全学科群,学习网课资料添加 微信:a350684171 备注:学习!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mz22.com/13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