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由于某些众所周知的原因,在高考结束后填报志愿时,财会相关专业一直都很受考生和家长的青睐。然而,在职场上,财会相关工作却经常被人吐槽为又忙又廉价。拿着白菜价的工资,操着卖白粉的心,这是很多财会从业人员的内心写照。那么财会相关专业本科毕业生到底该怎么做职业生涯规划,才能摆脱低薪高压,走向财务自由呢?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个话题。
先来看几个案例:
案例1:小花本科毕业后,成功入职一家内资大型会计师事务所。在事务所的工作中,小花一年大部分时间都在各地出差,出差期间又几乎每晚甚至周末都在加班。在经历了三年仿佛“地狱”一般的工作后,小花终于将所有空间科目的审计都做了个遍,感觉自己有能力升级做主审了。不过她所在审计小组的主审也只比她大两岁,再往上的领导也都很年轻,感觉想要再进一步遥遥无期。而且因为长时间的出差和加班,小花每年都没有太多时间备考注会,导致三年只考过了专业阶段三门,想要在五年内考完六门接下来两年需要全力以赴。
在思考了很久后小花决定从事务所离职,进入了一家拟上市公司做财务经理助理。然而由于她之前干的都是审计,没有过会计工作的实操,很多东西都得从开头学起。小花在入职新单位两个月后,忽然感觉自己很迷茫,不知道到底怎么做才能在工作中有所突破。

会计师事务所是很多财会相关专业本科毕业生的第一选择
案例2:小月本科毕业后,成功入职一家国内上市公司财务部。小月的职位是应付会计,一到月底和月初的时候就是各种加班,有时候为了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结账,加班甚至要到深夜。平时的工作也并不简单,不仅要财务部同事做好协调,还要经常与采购部及供应商沟通对账、开票、付款等事宜。小月在应付会计这个岗位上待了三年后,终于找到一个机会申请调岗到了成本会计。然而成本会计的工作比应付会计更加繁重,要与更多的部门沟通,等到结账的时候加班更加疯狂。而这几年的工作小月也只是接触了应付和成本这会计工作中的两个模块,其他模块如税务、费用等她基本不会,所以说就算做总账也是遥遥无期,更不要说上面还有财务经理和财务总监。
在思考了很久后小月决定离职,进入了一家规模较小的单位做主办会计。同小花一样,小月发现很多东西需要从头学起,而且工作量比起原来并不少,因为需要直面老板压力反而更大。同小花一样,小月在入职新单位两个月后也对未来感到迷茫。

上市公司财务部也很受欢迎
案例3:小欣本科毕业后,成功入职一家国有银行的分行。小欣先是做了两年的柜员,在第三年转到了客户经理岗位。我们都知道银行客户经理的工资是跟业绩挂钩的,而家庭背景很普通的小欣刚开始的时候就只能做一些个人业务,不仅要跟其他银行的人竞争,还要跟自己的同事竞争,收入有点惨淡。在做了一年客户经理后,小欣终于在销售主管的帮助下拿下了第一家企业客户,工资稍有增长。有了这次经验后小欣决定自己主动出击去找一些企业客户,可现实是不懂得销售策略的她连连碰壁。而销售主管毕竟跟她非亲非故,能帮她拿下一单已经是仁至义尽了。
她于是想到了跳槽,可经过几年的工作她早就把学校学的专业知识忘了个干净,到人才市场一看好像也就只能换家银行继续干。最终她去了一家非国有银行,还是继续做客户经理,工作比起原来稍有起色,可是在企业业务的开拓上还是很不顺利。这时候小欣也开始感到迷茫,不知未来路在何方。

银行每年都会招收大量应届毕业生
案例4:小芹本科毕业后,成功入职一家财务公司。小芹先是跟着师傅学了两年做账的基础知识,在第三年开始独立做几本小公司的相对简单的账。同小月一样,小芹也是一到月底和月初的时候就是各种加班,不仅要忙着做账结账,还时不时要替师傅跑税务、工商等部门处理各种事务。尽管做了几年的账已经积累了一些经验,可是一些较为复杂的会计处理以及税务申报等事项,小芹每次碰到还是需要师傅来帮她把关。此外,由于业务都是师傅分给自己的,小芹的工资发多少都得看师傅的脸色,而签劳动合同的时候底薪写得实在太低。小芹想过自己去接一些业务,可是研究了很久都不知道该如何下手。
最终小芹还是决定离职,去了一家新成立的小规模企业做主办会计。新工作比起之前虽然清闲了不少,但工资几乎没有什么增长,而且从长远的角度看公司未来的发展还很不明朗,自己也不知道一直待下去会不会有上升空间。小芹也开始对未来感到迷茫,不知道未来该怎么办。

财务公司是很多财会相关专业本科毕业生的最后选择
上述四个案例中,我们看到他们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刚好是绝大多数财会相关专业本科毕业生的选择。如果家庭没有什么背景,也不考虑一毕业就转行,考研或考公务员都没有成功,那么超过90%的财会相关专业本科毕业生会是这四个去向——会计师事务所(或税务师事务所)、大型公司财务部(也有可能是中小型公司)、银行以及财务公司。而我相信,大部分学生在毕业的时候,他们的最终目标都是实现财富自由,走上人生巅峰,可真正能实现的人很少,尤其是在财会相关领域。这主要跟社会的现实有关,毕竟每个行业能做到这一点的都是少数人,但我认为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今天要来讲的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越来越受到重视
我们在大学学习期间,并没有人会专门教我们如何做职业生涯规划。尽管有些学校可能会设置与职业生涯规划相关的课程,但我们在学这样的课程时更多的是为了通过考试拿到绩点,很少有学生会认认真真的学。除此之外我们能接触到有关职业生涯规划的,恐怕就是一些已经毕业的且在各自领域取得成功的学长学姐的宣讲会。可问题是这些学长学姐一般都是天生就很适合职场的,传授的往往是些成功的经验,而且通常比较笼统。他们会告诉我们该怎么选择工作,需要考取哪些证书,然后在工作中要取得哪些成就等等;很少会说在失败后该怎么调整,需要掌握哪些技能,怎样提升自己的沟通能力等。而这些恰恰是我们这些普通学生最需要的,下面我们就几个常见问题展开来分析一下,财会相关专业本科毕业生在毕业后三到五年内,如何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问题1 :第一份工作做得不顺心,该怎么办?
这里的不顺心我认为可能有两种意思,一种是指感觉缺乏上升空间,另一种是指工作内容不喜欢或者是感觉付出和回报不成正比。其实不管是哪种情况,我的建议是先不要急。对于任何一个本科毕业生来说,第一份工作都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是从学校走向社会的第一步。这时候有很多东西对我们来说是新鲜的,也是陌生的,因此感到不适应或者与自己的预期有差异十分正常。有些人碰到这种情况可能会马上想到跳槽换工作,但有时候跳着跳着发现自己越来越不顺心。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就是财会相关职业,经验十分重要。

人生第一份工作很重要
我们在第一份工作时期,往往是我们经验最匮乏的时期。如果你在自己职业生涯初期就频繁跳槽,无法沉下心来积累经验的话,过了一段时间后你会发现自己一直在原地踏步。所以说,除非你的工作已经严重影响到你的生活或者人身安全,你在自己第一份工作感到不顺心时不妨先忍一忍,一方面是继续积累经验提升自己的能力,另一方面是利用空闲时间关注人才市场,找到一个最适合自己的机会再去跳槽。
问题2:自己明明很优秀了,领导却从来不提升职加薪,该怎么办?
这是我们在职场中遇到的最常见的问题之一,可能在任何一个行业都存在这种情况。这其实涉及到另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展示自己的价值。这里自己的价值一般是指,自己能够给公司创造多少价值。这对财会相关职业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因为在传统思维中很多人认为会计是无法给公司创造价值的。不过,随着国家对税收管控愈发严格,未来如何规范财务会是所有公司都要面临的问题。这时候,一个有经验的会计就能帮助公司在不违反法律的同时少缴部分税金,这就是从事财会相关职业能给公司创造价值的一个例子。

升职加薪是职场中每个人的诉求
此外,在大型公司,公司管理层对管理方面的数据往往比较重视。如果能够很好运用财务管理相关知识,结合公司财务数据,分析公司业绩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帮助公司管理层做好决策,这时候财务人员也就给公司创造了价值。至于在事务所、银行、财务公司,拓展业务就是在创造价值。当你能够做到这些时,再去跟领导或者老板谈升职加薪,成功的概率往往会很高。就算失败了你也可以考虑通过跳槽来达到同样的目的,因为这时候你已经有了足够的底气。
问题3:财会相关职业如何拓展业务?
我们知道,在大部分公司中,销售人员往往是工资最高的。而财会相关职业,如果要拿高工资,同样需要做销售。事务所合伙人、银行行长、财务公司合伙人,甚至一些大型公司的财务总监,他们的高工资都是靠着业绩得来的。而对于没有家庭背景,在职业生涯初期的财会相关职业从业人员来说,拓展业务是非常困难的。很多人根本不知道该如何下手,也有人尝试了一两次没成功后就不再尝试。的确这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但这又是那些拿高薪的人大多经历过的,所以如果你的目标是拿高薪,那就必须要去尝试,这里我简单讲讲我的方法。

人脉是职场中必不可缺
我们在踏入社会后,每个人都会拥有专属于自己的人脉关系,比如同事、同学、朋友、亲戚等,我把这种人脉关系叫做资源。销售简单来说就是说服别人来购买自己的产品,这时候就要用到自己的资源。刚开始业务都是靠介绍得来的,比如朋友的朋友、同学的亲戚等。等有了一些业务基础后,在你的口碑有一定提升时,你的客户就会主动帮你介绍新的客户。此外,我们还要利用空闲时间,想办法去参加一些有高端人士参与的活动,在活动中会认识很多人。如果你能很好的展示自己,那也许能收获一些业务。
问题4:如果是“社恐”怎么办?
这确实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由于财会相关职业的从业人员很多都是长时间坐在电脑前工作的,跟外界沟通和接触的机会并不多,再加上现在学校的教育多为应试教育,财会人员很多都成为了“社恐”。事实上我也是一个“社恐”,平时几乎不主动跟别人交流,参加活动的时候能躲多远就躲多远,跟别人一起出去也是尽量躲在人家身后。相信绝大多数“社恐”的情况跟我差不多,那么如何来解决这个问题呢?我的方法很简单粗暴,就是逼着自己去说去交流。在参加活动的时候,你要在活动的进程中找到自己擅长的话题,然后在剩下的时间内找机会表述出来。同时在活动中你要想办法寻找潜在的客户,找到机会与其沟通,将自己的价值展现给对方。在跟客户交流的时候,你要学会了解客户的经营情况和行业特点,从中找到商机。

社交恐惧症越来越多的出现在职场中
总之,你要想尽一切办法找到机会去开口说话,不要害怕说错,更不要害怕失败,因为任何人都是经历过无数次的错误和失败才取得成功的。此外,还有一点建议大家可以尝试,就是尽量减少无效社交,跳出自己的舒适圈。无效社交指的是有这么一个小圈子,自己身处其中不会有“社恐”的感觉,大家也经常在一起聚会聊天,然而聊的东西往往都是些八卦,没有什么营养,对自己没有多少提升。要知道有一句话叫高处不胜寒,成功人士往往并没有很多真正的朋友,也不会花多少时间去聊八卦。他们会把时间投入到对自己真正有用的地方,要么提升自己的能力,要么做真正有用的社交。
问题5:财会相关职业该怎么安排考证?
这是财会相关职业的特点,就是我们在现实中看到的那些成功人士,或多或少都有那么一两个看着感觉很“牛逼”的证书。现在有一种很普遍的说法,对于财会相关职业来说,证书是“敲门砖”,是通往成功的必经之路。其实我觉得这种说法并不很准确。大家看我的其他文章就知道,毕业后这么几年来我陆续考过了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注会、中级会计、税务师和法考,可以说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如今我真正能用得上的就只有税务师而已。

注会近年来很受大家的欢迎
所以我在这里告诉大家,在你的职业生涯初期,如果你有时间有精力,同时有着远大的目标和追求的话,那的确可以多考一些证书,以备未来有用。如果你的工作本来就很忙碌,并且你也不指望成为行业内的顶层人士的话,那只需要考对你来说是“刚需”的证书即可。比如,如果你的目标是成为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那么考一个注会就足够了。毕竟考证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学到的知识能用于实践的其实并不多,这些时间不如用来拓展自己的人脉和提升自己的实操能力。至于你要说注会很难该怎么备考,可以去看看我的其他文章。
上面我就几个常见问题跟大家分享了一下我的看法。可能我们在职场中还会遇到一些其他问题,也可能有人对上述问题有不同的看法,欢迎大家在评论区讨论交流。总之,如果你“不幸”选择了财会相关职业,也不要觉得自己没有希望了。在职场上不断充实自己,在失败跌倒后一次次爬起,做一个“小会计”也能有一个“大未来”!
全学科群,学习网课资料添加 微信:a350684171 备注:学习!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mz22.com/10402.html